茶,滋養著東坡不平凡的一生_搜狐美食_搜狐網
茶,如人生!年輕的茶葉,經歷千錘百煉打造成茶;成熟的茶,承受艱難險阻浮沉出茶湯;點燃一燭昏黃,選擇一處清幽,靜心細品中體會出原始茶葉的馨香。此時,當你再回首曾經的過往,再多的辛酸、挫折和積怨,都如水中沖泡的茶葉一樣舒展開。真水無香,卻滋養著不平凡的人生。
蘇軾曾經這樣評價他的人生:“我本修行人,三世積精煉,中間一念失,受此百年譴。確實,蘇軾是上帝精煉的天才,但又遭受如此的磨難。
晚年的蘇軾,正像久經浸泡、已失原味的茶葉,他不再噴湧向前也不再跌宕浮沉,他靜靜的在杯底守候,但那份不屈仍讓他站立於此,殊不知他所期待的僅僅就是歸去。
賞茶之時,他會因“茶為西南病,岷俗記二李。而想到歸去,以致“永夜思傢在何處”,甚至得知他人奉詔還鄉,他也會“空羨騎鯨得所歸”。
品飲之時,他會在“鬢絲強理茶煙中”細數人生:“八年看我走三州,月自當空水自流。人間擾擾真螻蟻,應笑人呼作鬥牛。”如今隻好“卻思三十年前味,未飯鐘時已飯茶。”
飲罷回味之時,“焦坑閑試雨前茶”竟然讓蘇軾有瞭歸的感覺,“隻疑歸夢西南去,翠竹江村繞白沙。”詩人似乎看見瞭久違中靜謐安寧的傢鄉。
茶如人生,可以說是人生的一種漸悟。“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”年輕的你,莽撞、熱烈,不懂得靜謐品茶,更願飲酒歌樓、醉昏羅帳;
“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。”壯年的你,挨過瞭坎坷、承受瞭挫折,想要放下名利、遊走山水,卻又“貪戀君恩退未能”;
“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星也。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。”老年的你,一路看過,回首時才知憂樂、榮辱、名利都如浮雲,不若放下念想、冥思靜坐,在靜心品茗中參悟人生。以此看來,老年時期不失為品賞茶湯的最佳時宜。
骨灰級紫砂壺術語,你知道幾個?
中年似一壺清茶,越來越淡雅
歷代皇帝與茶不得不說的故事
送給辛苦的自己(句句掏心)
找個院子,喝茶、寫字、畫畫!
留言
張貼留言